返回
列表
28年,他只專注一件事:纜索吊裝。在近二十座橋梁建設中,盡管面臨無數次與技術難題的較量,他仍以自己的專業(yè)知識,助力公司架起跨越江河的“彩虹”;在搶險救災中,他沖鋒在前,以行動詮釋國企擔當;在培育新人中,他認真負責,將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傾囊相授。他,就是橋梁公司安裝工程分公司云臺通江纜索吊裝職業(yè)團隊負責人——唐超!
挑戰(zhàn)難題,從不退縮
在敘古高速磨刀溪大橋施工期間,大橋采用無支架纜索吊裝施工技術。為確保大橋的順利合龍,唐超嚴格控制構件運輸時間、精準完成纜索系統(tǒng)安裝調試試吊、規(guī)范吊裝作業(yè)每一步驟,強化安全管控,帶領團隊順利完成大橋合龍。
在西雙版納黎明大橋施工期間,大橋采用雙扣索施工工藝。作為纜索吊裝大班長,唐超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流程,嚴格控制安裝節(jié)段軸線及高程,每日現場實測溫差對扣索張力的影響,最終將合龍段高差控制在3mm以內,完成了整座吊裝的精準合龍。
在鎮(zhèn)廣高速云通江河特大橋纜索吊裝施工期間,唐超作為纜索吊裝職業(yè)團隊負責人,?合理調配人員、細化分工,狠抓安全生產,帶領團隊日夜奮戰(zhàn),不到10個月完成主拱吊裝。相比同類型橋梁,工期縮短40%,施工成本大幅降低,高效完成目標任務。
災難面前,勇于擔當
2008年汶川地震,他帶領三十余名工人參與雅安段搶險工作,42天的生死競速,他們用雙手打通“生命通道”,為救援工作爭取了寶貴的時間;此后多次泥石流搶險,他始終沖在前。在磨刀溪大橋隧道泥石流災害中,四名工人因塌方被困,面對這一危急情況,他迅速組織20余名工人,加入項目救援團隊,在確保救助條件安全的情況下,耗時七個小時,成功幫助被困人員脫困。他始終以迎難而上的堅韌品格沖鋒在前,面對復雜任務主動擔當、攻堅克難,以默默耕耘和無私奉獻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奮斗者的責任與擔當。
匠心傳承 培育新人
唐超28年如一日地堅守纜索吊裝一線,在職期間,他不僅實現項目“零事故”,更化身吊裝老師。他以“導師帶徒”活動為載體,手把手帶領青年員工學技術、練本領。白天,他在施工現場手把手教學,從設備參數調試到吊裝方案實施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親自示范、耐心講解;夜晚則帶領青年員工對白天的工作進行總結分析,并帶領他們預判纜索吊裝潛在風險隱患,鼓勵大家提出創(chuàng)新想法,解決實際問題。在他的悉心教導下,現已有5名員工成長為纜索吊裝技術骨干。
下一篇
沒有了